类别:教育叙事 时间:2018-06-19
流淌在心底的幸福
网络电子游艺 李利娜
又到岁末,回首匆匆而过的岁月,总有一些东西在脑海挥之不去。是对过眼如烟云时光的飞速之惶恐,是对孩子们成长的依恋与不舍,还是对现状的焦虑与不安?有时自己都说不清楚。
适时放手 爱藏于心
把一群小不点儿从懵懂天真带到翩翩少年,这期间和他们朝夕相处,一起经历成长过程中的种种,其中滋味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和这群孩子朝夕相处了四年的时间,彼此的熟悉程度不亚于任何一对母子,连儿子都常常撅起小嘴抱怨:“妈妈,你对你们班学生比对我还好!”可谁又知道,这一路走来,我们的磨合经历了多少,而读书成为了我们解决问题共同的密码。
从上一年级的第一天开始,我就给孩子们留回家读书、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的作业,我也告诉家长们:不管怎么样,一定要让孩子读书。读书的习惯成就了孩子们的语文素养,他们也喜欢围着我叽叽喳喳讲自己读书的收获,还会建议老师去读读他们喜欢的读物,连数学老师都笑称:“每次午读时间进教室,我都不忍打扰你们,那个时光和感觉太美好了!”我也一直对自己带领孩子们读书自豪并快乐着,午读时光,我带领他们在《网络电子游艺》里畅想:有一天我们也在汽车教室里上课会是什么样?《笨狼的网络电子游艺》里一个个风趣幽默的故事让我们捧腹大笑,《网络电子游艺》系列让我们也做一只会飞的鸟儿,去感受另一个世界的精彩与不同……
今年,我有幸和区级儿童阶梯阅读项目组老师共读了儿童阅读推广人周其星老师的《网络电子游艺》,这位周老师的书让我深深迷恋,同时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
周老师给了我们很多课例,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周老师说不敢触碰死亡的教育不是真正的生命教育。深有同感!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规律,我们把生命中很多很美好的东西带给学生,但却不敢去直面死亡这个话题,这是不正常的,躲避是不可取的。曾有一个家长专门就这个话题打电话告诉我:孩子可能在书中或电视上看到了一些关于死亡话题的东西,孩子一直不快乐,反复强调自己不想长大,长大了老了就会死去,太可怕了。希望我能引导一下。我当时也想到了绘本故事《电子游艺大全网》《电子游艺大全网》等,但讲的时候发现自己也努力了,设计了,但总是不敢或不会再深入一些没有达到目的。周老师的《电子游艺大全网》给了我很大的动力。阅读是多元化的,智慧的思考带来的哲思的快乐更重要。
我最喜欢周老师教生字的课堂,“缺胳膊断腿”游戏将枯燥的生字学习变得有趣,既多了一种识字游戏,又锻炼了学生学习注意细节。好玩的课堂谁能不喜欢呢?
周老师的规则制定也给了我很多启发。带班多年,班规是我们自己制定的,貌似学生很多时候很怕我们,对老师言听计从,可脱离了视线,呈现的状态远不尽如人意。周其星老师的规则制定给我打来了另一扇大门:孩子服气、自觉去遵守的规则才是有效的。连惩罚都是有爱的,要从孩子的另一方面发展去实现。
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愿孩子们挑战我们的权威,但不挑战不等于服气。我们一方面压制孩子,另一面又抱怨我们的孩子没有主见。周老师的自主选择上体育课还是语文课风波我们都曾遇到过,我们是打着为你们好的旗帜去压制,而周老师则抓住教育契机,给孩子关于自由、民主和规则的正确选择。如若我们有教育的智慧,我们的孩子也可以不迷信、不屈从,有自己的想法。
学习的越多,越对教育有一种敬畏感,越不知道该不该再带这帮孩子走下去。每每想到终有一日我们会分开,心底的酸楚就会蔓延,心痛的感觉就像送自己的孩子远行。已经熟悉了彼此,他们的一个动作,我知道要干什么,我的一个眼神,他们明白是什么意思。痛定思痛,我决心放手了,孩子们不可以一直受一种思维定式的影响,他们也需要学着接纳别人。虽心痛不舍,但我不能自私。就如我们的学习,我要为孩子们的长远着想,拓宽他们的学习之路。
相伴相随 无怨无悔
离开了朝夕相伴四年的孩子们,我接手了一个三年级班级,特殊的一点是儿子也在这个班。
面对台下一张张陌生的又略带好奇的天真笑脸,一丝沉重压过心头。这些孩子们和他们的原班老师也相伴相随两年,一些固有的习惯我怎么去改变,怎么把自己的教育理念融入到这个集体中……一连串的问题往脑海里蹦。
首先是相互了解,不仅我需要了解孩子们和他们背后的一百多位家长,他们也需要了解我。我决定主动出击,思索过后,在班级群中,我给全体家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阐述了自己作为一个老师、一个妈妈,想带给孩子们一种什么样的班级氛围,自己带班的要求、思路,对孩子及家长的要求等。我相信,自己事无巨细做事在前,会开好这个头,让家长孩子接纳。
经过两个星期的接触,我发现这个班的孩子行为习惯上有待提升的地方很多,另外作为语文老师,感觉他们课外阅读的习惯还没有养成。新学期初的家长会真是一场及时雨,让我和家长有了一次深入的沟通,把自己的理念转变成了全班家长的理念,达成了班级共识。
接下来的时间,我逐步带孩子们建立起卫生及课前 、课中、课后的各项班级制度条例,让孩子们明白不同时间在教室里自己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班级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正规,走入教室不再是乱糟糟的,每个孩子都在逐步学会静悄悄做事情,不打扰别人。孩子们的面貌大有改观,他们自己也有切身的体会。有小姑娘会悄悄跟我说:“ 老师,我喜欢整洁安静的教室,谢谢你!”男孩子们也不再一下课就追逐打闹,开始做一些颠乒乓球等简单的小游戏,家长也会发来短信或打电话,欣喜地诉说孩子的进步。
我对学生的各项要求都比较严格,就拿上学时间来说,做了多年班主任的我有早到校的习惯,所以也不喜欢孩子们拖拖拉拉。早上7:50到校是我和孩子们达成的共识,每天多读十分钟书要成为我们的习惯.刚开始两天孩子们一个个攥着劲儿,都能准时出现在教室里,但接下来就不行了,今天晚一两个,明天迟到两三个,甚至有那么几个孩子干脆就天天晚了。看到这样的表现,我觉得得想办法了。因为先前承诺过,凡是要求同学们做到的,作为老师我要不折不扣做到。所以,班会课上,我和孩子们共同商议,谁早上再迟到,晚一分钟操场跑一圈,四圈封顶.学校的操场是200米一圈,四圈是这么大的孩子们能承受的。而且我承诺,刚开始一周迟到的孩子,我会陪同跑步,但因为脚骨折受过伤,所以由李翌楠(儿子)代我陪跑。孩子们刚开始以为我只是说说,没想到老师会真的实施,陪跑过几天后,不再有人迟到了。儿子回家悄悄对我说:“妈妈,大家说没想到你来真的,他们不好意思再来晚了。”
解决完迟到问题,开始培养孩子们坚持阅读的习惯。我拿出儿子假期跟我一直坚持读书打卡的成果,把他一个假期坚持每天读书总结的近两万字的札记呈现给全班孩子及家长,不是为了炫耀什么,而是告诉大家,作为同龄人,每个孩子都可以做到,甚至做得更好。在家委会成员的帮助下,我们迅速建起了班级读书微信群,家长督促孩子每天阅读总结,月末有专人负责统计评比,我会有惊喜送出。不勉强不逼迫,但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期中考试结束,看到我们班的孩子无论是写作水平还是回答问题的表达能力有大幅度提高,引起了同年级班级老师的兴趣,他们也开始在班级实施,其他年级的老师也来取经。每当有老师来询问怎么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好习惯,我都毫无保留告诉他们。能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受益,有个好习惯,甚至影响一部分家庭,何乐而不为呢?
所有付出的努力最初源于一种动力,那就是希望儿子成长在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内,只有大家庭的温暖才能让孩子成长的更快。记得那天接到一个家长的电话,孩子的妈妈在电话中告诉我:“李老师,我以前每个学期都要被老师叫到学校陪读几次。这个学期我也随时准备着,虽然很难堪,但也觉得孩子实在调皮没办法。可你一次都没叫过我,而且我觉得孩子很听你的话,回家经常提起你。真的十分感谢,希望有时间可以和你当面聊一聊。”挂掉电话,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感受到一个母亲那颗忐忑不安卑微的心。这个孩子确实很皮且脾气执拗,多少次惹得我火冒三丈,但他有想法、爱阅读、对待班级事务很热心。每当训斥他时看到他不服气的小眼神,我就知道叫家长这招儿我绝不能用,得征服这个倔强的孩子。给他一定的自由,允许他为自己留一点空间,毕竟孩子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正如孩子妈妈所说,这个“小倔头”慢慢在改变,能听进去别人的话了,和同学的摩擦少了。
一切都在悄悄变化,孩子的笑脸和眼睛最不会骗人。每当放学时看着孩子们高昂着头离开校园,看着他们的明眸闪放光芒,我觉得心底的幸福在慢慢流淌。
每每提到阅读和孩子们,我总有道不尽的感慨与反思,感慨这世间有太多的好书没有看,反思自己对孩子们教育的得与失。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终有一日,我们会分开,只希望喜爱阅读的种子在他们心里深深埋下,有朝一日或开出绚烂的花朵,或长成参天大树,哪怕成为一株空谷幽兰也散发淡淡芳香。